重庆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春节拜年、十五观灯、清明祭祖、中秋赏月以及悬酒幌、赶庙会、坐花轿、放风筝等民俗,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大同小异。但由于重庆有五个土家族、苗族自治县,这两个既热情又传统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节日。
心灵手巧的土家族人,在舞蹈上拥有非凡的天赋。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,土家族人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、祈祷、喜庆活动。男女老少穿起节日的盛装,跳起欢快而热烈的摆手舞。一时间,满耳喧天鼓乐,满眼婆娑舞影。骁勇善战的苗族人,则对唱歌情有独钟。一年一度的“赶秋”,是苗族人大展歌喉的传统节日。青年男女还可以在“赶秋”节上,借歌声互表衷情。
祭祀、祈祷、喜庆活动黔江地区的土家族,在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有大型祭祀、祈祷、喜庆活动,其间要跳摆手舞。盛会时,热闹非凡,方圆数百里的土家人,男披西兰卡普,女着艳丽盛装,结队而来。摆手堂前,张灯结彩,巫师头戴凤冠高帽,腰系八幅罗裙,手摇铜铃司刀,手舞足蹈地进行指挥。三声炮响,鼓乐齐鸣,顿时歌声大作,男女相携,翩跹起舞,通宵达旦。“红灯万盏人千叠,一片缠绵摆手歌”。
马上就要去重庆了,有没有朋友教一些实用的重庆话?
说点实用的:
牢记下面这张图,当遇到荒唐的、看不惯的、讨厌的人或事,带入以下三大装备就行了!
举例:
“你这人好锤子!”(你这人好差劲!)
“你晓得个铲铲!”(你啥都不懂!)
“你扯毛线!”(你在胡说!)
……
一定要搞清楚,否则容易闹笑话。比如,
某地公交车发生自燃,出现人员伤亡。
事后,央视记者拜访某幸存者——
记者:“请问,当时公交车燃烧的时候,车上有什么?”
幸存者:“有个锤子!”
记者:“有锤子呀,为啥不砸碎玻璃逃生呢?”
幸存者:“有铲铲!”
记者:“有铲子呀?铲子也可以砸碎玻璃呀?”
幸存者:“有牙刷!”
记者:“哦,牙刷倒是不能砸碎玻璃。”
幸存者:“有毛线!”
记者:“哦,有毛线哈,难怪烧的那么快!”
幸存者“……”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