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元旦,阳历1月1日。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“元旦”,元是“初”、“始”的意思,旦指“日子”,元旦合称即是“初始的日子”。 今天所说的“元旦”,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,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,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,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,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“元旦”,农历正月初一改为“春节”。考虑到古时既有元旦,所以“元旦”仍然算作中国的传统节日。
2、春节,农历正月初一 
3、元宵节,农历正月十五 
4、寒食, 清明节前一天
5、清明节,4月5日(或4日、6日),七月十五中元节、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,都与祭祀鬼神有关) 
6、端午节,农历五月初五 
7、七夕(乞巧节),农历七月初七 
8、中秋节,农历八月十五日 
9、重阳节,农历九月初九: 
10、冬至,12月22日(或21日、23日) 
11、腊八节,农历腊月初八 
12、小年,农历腊月二十三日
以上为以汉族为主的中国传统节日。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不在此列。
我国有很多节日,有那些呢?请写出名称、时间、特点。
1. 除夕——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(公历1月22日)。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,叫做“守岁”。除夕这一天,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,还要贴门神、贴春联、贴年画、挂门笼,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。2. 春节——农历正月初一(公历1月23日)。春节习俗,一般以吃年糕、饺子、汤圆、大肉丸、全鱼、美酒、苹果、花生、瓜子、糖果、香茗及肴馔为主;并伴有掸扬尘、洗被褥、备年货、贴春联、贴年画(门神钟馗)、包饺子贴剪纸、贴窗花、贴福字、点蜡烛、点旺火、放鞭炮、给压岁钱、拜年、走亲戚、送年礼、上祖坟、逛花市、闹社火等众多活动,极尽天伦之乐。3. 元宵节——农历正月十五(公历2月6日)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,古人称其为“宵”,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。又称为小正月、元夕或灯节,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。中国幅员辽阔,历史悠久,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,其中吃元宵、赏花灯、舞龙、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。
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和日期
春节 ( 农历正月初一)  
元宵节 ( 农历正月十五)  
头牙 ( 农历二月初二)  
寒食节 ( 清明节前一天)
清明节 ( 节气清明) 
端午节 ( 农历五月初五)    
七夕 ( 农历七月初七)  
中元节 ( 农历七月十五)
中秋节 ( 农历八月十五)
重阳节 ( 农历九月九)
冬至 ( 节气冬至)
腊八节 ( 农历腊月初八)    
尾牙 ( 农历腊月十六)
祭灶 ( 农历腊月廿四)
除夕 ( 农历十二月卅日)




